创新•体验•放飞梦想

创新•体验•放飞梦想

2016-05-30    10'41''

主播: FM786316

48 1

介绍:
主持人甲: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3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大赛举办三十多年来,竭力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攀登,有力地促进了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形成,取得了丰硕成果。 主持人乙: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三十一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作为全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集中展示了全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成果,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以及培养优秀科技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展示中小学科技创新优秀成果的重要平台。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创新•体验•放飞梦想》采访记者魏晓林。 经过紧张、激烈的竞赛、评审、交流和展示,“邮储银行杯”第31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近日在兰州新区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为全省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大赛共有1400多名选手参赛,参赛作品1204项,参赛代表队277支,是历届以来参赛人数最多、作品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得到了全省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成为一次集中展示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盛会。(出4个学生录音:)“我们学校都开展这种创新,然后再评选,最后再拿到这里展示,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了解,然后再发达中国的科技。”“可以互相交流沟通,还可以认识各种创新与技术,还可以为祖国争光,长大后创造更多的东西。”“让我的思路更开阔了,这种创新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所以我觉得这个创新大赛很好,对我们很有帮助。”“这个大赛也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是对我们思路的一个开阔,一种新思路也许会创造出更有意义、更适用的东西,所以大赛非常有意义,不仅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常识以及思路方面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嘉峪关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蒋玉泽在指导老师帮助和家长的陪同下,在这次大赛上展示了他发明的自动供水花盆装置,这个作品荣获2015年首届嘉峪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我是嘉峪关实验小学蒋玉泽,经过这次大赛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能认识到其他发明是如何运作的,给我的花盆进一步改进,使花盆更加全自动化。”蒋玉泽的家长也对他的发明创造很支持:“现在的孩子学习都是主要业务,但动手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这方面我觉得实验小学对这方面工作支持得比较好,作为家长要责无旁贷地把这个工作做好。” 嘉峪关实验小学老师俞明介绍说:“我们学校对科技创新工作都比较重视,每一届都有学生参加,参加省赛这都是好几次了,这次是因为同学的创意比较好,参加省赛也对孩子都是锻炼。参加这样的比赛我们也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其他地方各有特色的东西,以后要把这样的工作越做越好,让孩子的发明创造越来越多。” 经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评出奖项1075项,其中一等奖62项,二等奖122项,三等奖166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56项,二等奖123项,三等奖167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1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49项;青少年科学DV作品一等奖11项,共推荐74项作品参加在上海市举办的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开展青少年机器人活动虽然起步较晚,经费欠缺,设备落后,但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却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取得了优异成绩。省科协副主席张炯:“针对我省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发展出路。近年来,我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蓬勃发展,成绩提高迅速,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成绩优异,在西北五省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我省代表团19名教练员、59名参赛选手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五个大项15个组别的竞赛中,共计获各种奖项23项。其中获竞赛项目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6项、专项奖4项的优异成绩。”本届大赛除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还开展了“科技辅导员论坛”、“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机器人表演等活动,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科技教育活动,为本次大赛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大赛内容,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创办30多年以来,全省参与的同学和老师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一批批优秀的科技小发明、科技实践活动、科学创意和书法摄影作品脱颖而出。实践证明,这样的创新比赛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可以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可以让中小学生知道大家学的知识应该怎样运用,可以让中小学生在追求发明的梦想中了解社会的真实进步和问题挑战。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倡议:“希望全省的青少年朋友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张开理想的翅膀,开启智慧的思维,积极探索客观世界,不断丰富科学知识,经常锻炼动脑、动手能力,用你们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描绘出一朵朵科技创新的创意之花;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关心、关爱青少年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大手拉小手,院士专家进校园等活动,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当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和辅导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广大企业界朋友关注青少年创新活动,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也希望各相关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科学家、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参与其中,把青少年科技活动办得越来越有影响,越来越有成效。”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副省长、省科协主席夏红民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把科技教育工作作为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为未来发展培养储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要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创新,突出学校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主要阵地的作用,逐步建立校内校外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配置科技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满足青少年对科技、教育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机构面向青少年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探索创新科技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的模式,实现科技教育活动在所有中小学全覆盖。” 创新成就梦想,科技引领未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工作深入广泛地开展。全省广大青少年正以本届创新大赛为新的起点,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