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问候》 | 月亮婆婆有声电台

《天堂的问候》 | 月亮婆婆有声电台

2015-03-24    06'49''

主播: 月亮婆婆有声电台

677 32

介绍:
主讲人:月亮婆婆 ······························································································································································ 天堂在高高的天上 陈裕华 艾玛•奇切斯特•克拉克,这是个不短的名字。不过,只要看过她的书,你就很难忘记。比如,她的那本童趣四溢的《别再亲来亲去!》。艾玛的书不厚重,甚至有点幼稚。但正是那股幼稚劲,使她的图画书不断成为佳作。 你和我有幸看到的这本《天堂的问候》也透着一股子幼稚劲。这种“幼稚劲”不仅仅是指这本书特别契合孩子的心,更大程度上是指艾玛讲的这件事,也许某些大人会当做一件幼稚的事情,而不会像艾玛这样孩童般地、小心翼翼地捧出来给大家看。 和艾玛的其他作品相比,《天堂的问候》画风没有太大变化,变化的是主题。经常讲述孩子风趣、尴尬小事的艾玛,这次讲的却是孩子生活中失落、难过的大事。这一回,在“幼稚”的同时,艾玛还同时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另一面——温情。 说得崇高一点,这是本关于心理疗伤的书,帮助那些失去亲人、朋友的人走出忧伤,并且用童话的方式解说了生死轮回的现象,教我们用平常的心来看待重大的生命课题;说得渺小一点,这只是在讲一件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是生命长河里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我想,艾玛一定更愿意我们首先从“渺小”的一面来看待这件事情。1 “小事”是站在某些大人的角度说的,而大孩子艾玛知道,孩子的事无小事,每一件都足以影响孩子一生。所以她牢牢抓住了它们,展现给我们看,并让我们感动之后反省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的那些“小事”的。例如,我们很多人都被孩子问过“什么是天堂”“天堂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回答的呢?面对孩子其他稀奇古怪的问题时,我们是否又表现出不耐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艾玛一样用心听孩子的心声,这个世界将会大不一样。 “小事”可以讲大道理,这一点都不假。从《天堂的问候》,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信息,比如:朋友不是用来占有的,而是可以分享的,所以黛西不介意她的朋友亚瑟拥有另一只小狗,并且想方设法帮助他;而对于亚瑟来讲,黛西不是一只狗,而是他亲密的朋友和亲人,所以他才会那么迫切地想念她、寻找她。 还比如“关心”。关心是什么?是不间断的、持久的关注。所以黛西去了美妙的天堂之后,还一直关注着亚瑟。就算到了故事的美好结局处——亚瑟在黛西的帮助下找回了快乐——黛西仍然一直关注着他。另外,书中出场几次的亚瑟父母,也无疑为很多父母树立了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榜样。 艾玛无疑是一个懂得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与爱心的大孩子。她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和朴素的笔触架构了这个故事,把这个本来有点伤感的故事讲得暖暖和和。 艾玛的画是充满孩子气的。简单的线条、简单的造型,就连孩子也画得出来!然而,这正是每个童书画家梦寐以求的境界。要知道,受过专业训练之后,画出有技法的东西很容易,画得孩子气却很难。你看画面上的那些花儿,明明不该长成那样,可在艾玛的画面里却那么和谐自然——那正是孩子眼中的花儿。 如果孩子与你谈到了天堂,请耐心地告诉他:天堂在高高的天上,在粉色和金色的云层里。那里有黛西。每个人的“黛西”也终将会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