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注本 | 《老子道德经解》第二十三章

憨山注本 | 《老子道德经解》第二十三章

2018-03-09    02'34''

主播: 明道堂经学教育

16 2

介绍:
虚无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此章言圣人忘言体道,与时俱化也。 希,少也。希言,犹寡言也。 以前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由其勉强好辩,去道转远,不能合乎自然。 惟希言者,合乎自然耳。向下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比好辩者之不能久。 然好辩者,盖出愤激不平之气。如飘风骤雨,亦乃天地不平之气。非不迅激如人,特无终朝之久。 且天地不平之气,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此甚言辩之不足恃也。盖好辩者,只为通道不笃,不能从事于道,未得玄同故耳。 惟圣人从事于道,妙契玄同,无入而不自得。 故在于有道者,则同于道。 在于有德者,则同于德。 失者,指世俗无道德者。谓至于世俗庸人,亦同于俗。 即所谓呼我以牛,以牛应之,呼我以马,以马应之,无可不可。 且同于道德,固乐得之。即同于世俗,亦乐而自得。 此无他,盖自信之真,虽不言,而世人亦未有不信者。且好辩之徒,晓晓多言,强聒而不休,人转不信。 此无他,以自信不足,所以人不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