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X刘慈欣X王晋康X姚海军:开启中国科幻天年纪元

何夕X刘慈欣X王晋康X姚海军:开启中国科幻天年纪元

2015-10-19    37'03''

主播: 言几又书店

246 19

介绍:
科幻,历史弥久却又永不过时,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渗透在人类过去、 现实和未来的每一个散落的空间里。 中国当代天王级科幻作家 集聚言几又 一个与最具奇思妙想的他们 畅谈幻想与未来的绝妙时刻 【嘉宾简介】 何夕,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新生代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1971年,十九岁时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迄今问世的二十余篇作品中,有十三篇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含四篇读者提名奖),由此可见何夕作品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何夕的作品涉及宇宙探险、时间旅行、平行时空等多种主题,尤其专注于对宏观科学未来及人性善恶的探讨。代表作有 《六道众生》 《伤心者》 《爱别离》 等。 △▽△ 刘慈欣,祖籍河南,长于山西,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人物。 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六部,九次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他的长篇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新高度。 ▽△▽ 王晋康,著名科幻作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暨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高级工程师。 1966年高中毕业后度过了三年知青生涯,197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石油二机集团,曾任该集团研究所副所长。 自1993年以来,发表和出版科幻小说近百篇(部),共计四百余万字,包括《蚁生》《十字》《与吾同在》《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四卷)等。曾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十二次。 作品沉郁苍凉,既融汇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有对宇宙及生命的哲思睿见,深受读者喜爱。 △▽△ 姚海军:《科幻世界》副主编,主编。 【关于书籍】 《天年》 作者:何夕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简介:这是一段人类即将遭逢并陷溺其中的宇宙历史; 这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无可抗拒的超级灾难。 地球生物圈能够诞生并存续,完全仰赖于某种精巧到不可思议的幸运,但这样的恩宠却又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危难。 “年”是汉族神话里在除夕之夜为祸人间的凶兽。传说原本虚妄,但当某一天人类终于有能力凭借智慧观照自身的命运时,却赫然发现“天年”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早已显露峥嵘。那是真正的宿命,没有理由,无需解释。在绞索般步步进逼的“天年”面前,万物之灵的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为了不可语冰的孱弱夏虫。 在这个七亿五千万年前肇始的故事里,与“天年”的对决从来没有过胜利者。 现在,轮到了我们…… 《三体》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 简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 嘉宾对谈 关于科幻写作? 【在写书的时候会遇到瓶颈吗?怎么解决呢?】 何夕:因为这是第一次处理长篇小说,在结构,情节方面都有卡壳的时候,但是遇到瓶颈后会稍稍放松一下,然后自己解决,一般来说要是遇到瓶颈是不会和其他作家探讨的,因为写作本身就是私人的事情。 刘慈欣:他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写作经常处在瓶颈期,灵感创意这种东西,不是你多么努力和勤奋就能克服的,这个只得等到某个时候显现。 王晋康:瓶颈期经常是自己解决,慢慢克服,放松。 【对于《天年》的评价】 姚海军:最喜欢书中的两个引子,味道纯正; 姚老师说他读到这本书很激动,何夕有自身的特点,他细腻的文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何夕:他对于本书最满意的情节是天年的原创很新颖,这是好几亿年前开始的故事,但最后结尾的时候很多线索最终聚集在一起,这是和读者的一次交流。是对现在越来越好的科幻环境的一丝微弱的贡献吧。 刘慈欣:这本书有着巨大的阴森可怕的,既恐惧又阴森的意象。 科幻小说的魅力就是需要创造这些意象。我也说过,有的科幻小说看得到很好的科幻创意,高深的文学技巧,细腻的感情,丰富的故事,但能把这些都展现出来的就是何夕。 王晋康:何夕以一个理想的上帝的目光,对宏大,对日常生活范围内的东西都有思考。 【关于末日题材】 刘慈欣说末日题材是科幻小说永恒的话题,在中华文化中末日还是很陌生的,末日元素是不多。那么在中国文化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不好说清楚。 末日题材肯定是灾难题材,但真正的末日题材和灾难题材有个区别就是灾难题材能够得到外界的救援,但是末日题材得不到任何救援,这是人类所面对的价值观,政治结构等,和通常意义上的灾难不同。 现场互动 【对话何夕】 《天年》还有第二部吗? 一定会接下去写,但不会是同样的核心。而且第二部的小说名字也会完全不同。 【对话刘慈欣】 你认为现在的科幻小说对于今天的教育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现在的科幻文学与现代教育只有一些间接的关系,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更加广阔的思维方式,但不直接和应试教育构成冲突,相互关系不是太大,毕竟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很少; 其实我认为现在的应试教育有很多的弊端,包括教育方式,对想象力的压制,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它的合理之处,现代的科幻文学想要在学校发展就不能和应试冲突,需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外感受到对科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