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大战,或引发创业公司倒闭潮

单车大战,或引发创业公司倒闭潮

2017-03-26    09'12''

主播: 马金同

83 4

介绍:
文:马金同,著名商业评论人,伊视可验光车创始人 都说市场上的老大和老二相争,死掉了老三。比如,早些年的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老三和其正后来没了声音。滴滴、优步之争,老三、老四......死了一片。而如今,看到互联网媒体上的OfO与摩拜打的如火如荼,可能死的不仅仅是老三、老四,而是很多依赖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创业公司。 昨天在我的“金同会客厅”发布了一篇题为《创业,没有比“获取新客户”更简单的事情》的文章后,今儿一早打开电脑,发现一大片小窗进来问“通过流量获取新客户”问题的读者。更有甚的,几位来自山东的创业者,直接打了飞的到上海,一早就堵在我们伊视可公司门口等我。要不是我平时没做什么“坏事儿”,可能真会误会他们是来寻仇的! 聊了之后才知道,自从过完年3月以来,这几位做餐饮、卖服装、搞装修的O2O创业公司已经快被ofo和摩拜给搞死了。两家风口上的猪仗着融了巨资,钱多任性的从3月1日开始,就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广告大战。翻开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今日头条、UC等新闻客户端,几乎显要的广告位不是被橙色,就是被黄色霸占着。而且,不管你怎么翻,都会被橙、黄广告无缝隙的抓住。不禁让我想起当初脑白金在电视上的投放策略。 2017年之前,ofo和摩拜的战争还仅仅存在于公(Kou)关(Shui)战,利用老百姓诚信度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做了很多雷同但是非常博人眼球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以文章形式发布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很多“砖家”说那是To VC的把戏,实际对增长用户的作用并不大。于是,当公(Kou)关(Shui)战达到了融资目的后,真正的烧钱大战从2017年才刚刚开始。它家刚说“免费”,这家就开始叫嚣“倒贴”,整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 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时代,流量的发展无非都是从红利期的低成本,再到“满溢”期的离谱价。早期接触过PC时代,百度1分钱出价以及淘宝免费流量阶段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广告主都是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的,哪怕你卖的是垃圾,只要有低成本流量,也都能糊弄一阵子。但是后来,随着广告主越来越多,流量变得越来越贵,新客户获取成本日趋变高,那些没把品牌建立起来的滥竽充数的广告主就纷纷倒闭!有一些仗着融到钱,侥幸逃脱死亡的,也纷纷以“开线下店”为由头,来“自欺欺人”。 品牌是什么?是你的产品、服务被用户体验后,留在心中的极致形象。绝不是你“广告中说的那样”。牛B的品牌可以一毛钱广告都不打,单纯靠口碑就撑起一个行业的霸主形象,比如老干妈、海底捞等就是典型! 你说,非要靠广告拉新来快速形成“用户沉淀”,但是,正如我《创业,没有比“获取新客户”更简单的事情》一文中提到的那样,在你产品、服务、品牌没有建立完善之前,广告做的越多,你死的越快。因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群你买来的新客户体验了你糟糕的产品和服务后,会加快“坏口碑”的传播,也就会加速你的死亡! 我相信,老干妈、海底捞这些优秀品牌,在开始的时候也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完善,但是他们不急于求成,不去打广告拉更多新客户,无形中就是一种“藏拙”。待日积月累后,品牌自身的各种“不完善”被完善后,剩下的就只有优良口碑了,好品牌的形象自然就形成了! 而之所以说OfO与摩拜的广告大战会引发创业公司倒闭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利用此前两三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阶段,躺着都赚钱的创业者们一直处于“舒适区”,流量红利掩盖了产品、服务的不足,所以此前一直都没有形成好口碑,待到流量被风口上的猪垄断后,没有了获新来源,于是死亡便渐渐接近; 第二,创业公司大多都是弱不禁风的孩子,没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和免疫力。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就会让他们患上重感冒或肺炎。对于成熟品牌来说可能这并没什么,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高价的流量成本,就会像高烧不退一样,把他们活活烧死! 我一直在每篇原创文章中和大家说我们伊视可“验光车上门配眼镜”是幸运的,而这个幸运多多少少是沾了“傻人有傻福”的光。团队的“笨基因”让我们不急于求成,而“沉溺于”自己产品的研发和服务体系的优化。这样的“硬伤”可能得不到那些“追风”资本的青睐,但是却可以让我们的用户异常兴奋,从而形成我们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口碑。有了口碑,你怕什么流量贵?怕什么橙黄暴风? 2015~2016年的一场资本寒冬,淘汰了很多伪需求的创业公司,沉淀下来一批还算不错的幸存者。但是,2017年这场橙黄风暴,才是“后天到来前的黎明黑暗”,你能撑过去吗? 最后,我给从昨天到今天,在“金同会客厅”留言、小窗我的创业者们说一句话: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里,不要出门远行了!赶紧收缩战线,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去发现和弥补自身产品、服务的不足,把此前得罪过的用户好好安抚一下。等到风暴过后,再出门不迟! 好了,今天的节目完全属于一个小插曲,不再多写伊视可验光车上门配眼镜创业7年来的小故事。希望今天在等故事的朋友们见谅!但是本文也算是对此前承诺过的,解答分享风险投资应该怎么谈?互联网品牌应该如何建立?市场营销中的流量难题怎么破?等问题的交代之一吧! 我是伊视可验光车的创始人,马金同。下期接着和您聊创业那点事儿,希望您持续关注“金同会客厅”。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马金同,伊视可验光车创始人,著名商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