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之声第128期《用行动给自己代言》

心桥之声第128期《用行动给自己代言》

2018-05-21    09'06''

主播: 心桥之声

94 1

介绍:
用行动给自己代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板招聘勤杂工,有50多人前来应聘,老板选中了一个很不起眼的男青年。青年们问及原因时,这位老板没有回答。事后老板才说,我选你是因为你带了三份很好的介绍信,年轻人疑惑的看着老板。 老板说:当你在等待面试时,有一位比你年长的中年人前来面试,你赶紧起身让座,而别的人却假装没看见;你进入我的办公室始终微笑着,彬彬有礼地回答我的问题;在你进门之前你在门口脚垫子上蹭掉了鞋上的泥土,然后才进屋,你衣着规规矩矩,头发整整齐齐,指甲也干干净净的。这就是你的三封介绍信。 是啊,有什么比自己为自己代言,自己就是自己的名片,更重要的事呢?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自己形象和礼仪,我们忽略了一些细节的问题,我们总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细节却体现了我们的素质,体现了我们的教养,体现了我们的文明程度。 在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中,董卿有个动作得到了网友的纷纷点赞。那就是她在采访九十六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的时候三次下蹲:第一次董卿在向孩子们介绍老先生时,带着崇敬的眼神蹲在老人身边提问;第二次董卿和老先生谈论他的工作时,单膝跪下与老先生保持平视;第三次是董卿单膝下跪,关切地询问老先生晚上休息时间。 董卿作为央视的著名主持人,谈吐之间随意的行为却体现自己的修养与礼仪。而我们呢?很多时候,我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愿意去践行礼仪,不愿意遵守相关的约束。 在校园中,我们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学生和老师打招呼问好,然而有些学生却从来不和老师问候。问及原因,他说性格内向,害羞,难道礼仪与性格有直接的关系吗?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没有问“老师好”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实你问与不问,老师都在那里。你问了,老师是那个样;你不问,老师还是那样。但你的行为却出卖了你的礼仪程度。 很多时候,当我们批评某个学生时,有的学生不愿意听,甚至会跟老师顶嘴,上演对抗式的表演,事后却来给我们道歉,说自己是一时冲动,性情急躁等等,难道这真的与性情暴躁,容易冲动有直接的关系吗? 我想说,请不要拿你的性格说事。没有哪种性格可以决定人的文明礼仪和自身素质。 在我们生活的今天,女汉子随处可见,还有那种自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行我素,随意任性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他们认为一个成大事者,不应该拘泥一些细节问题,殊不知,小节事关礼仪,细节决定成败。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让我们抛开自己的无知,摒弃自己迂腐的思想,从小节开始践行文明礼仪。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和自己同村的、一个小区的、一个住所内的孩子,看见我们时远远跑开了。偶尔遇见问及原因,他们说太熟了有点不好意思了。是啊,太熟了,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理由啊。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由于太熟了,所以我们忘记了一切……当孩子谈到“老师”这一词时,孩子们纷纷想到了自己的科任教师,甚至没有一个人想起自己的终生型老师——父母,也许就是像孩子说的,太熟了,所以不知道说什么了。太熟了,就可以让我们忘记感恩,就可以让忘记礼仪,忘记修养吗? 我们还见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对老师是那么的有礼貌,对父母却是命令式的口吻,吼叫般的训问……难道真的是因为太熟了吗? 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首先就是要尊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敬,我们又怎么会去尊敬我们的老师呢?又怎么会去爱护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朋友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习成绩固然可以很重要,但是文明礼仪的价更高,因为你的行为代表着一个班级的形象,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素养。 让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行动,用我的言行,去为自己代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