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3·采蘩

诗经13·采蘩

2022-03-20    05'15''

主播: 雁来花开

529 4

介绍:
11.◎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 [1]于以:问词,往哪儿去。蘩(fán):白蒿。叶片形状很像艾叶,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2]沼:水池。沚(zhǐ):水中小洲。[3]事:此指祭祀。[4]涧:山夹水曰涧。[5]宫:宗庙,代指祭典。[6]被(bì):通“髲”,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天的假发。僮(tóng)僮:首饰盛貌,很多的样子。[7]夙:早。[8]祁(qí)祁:首饰繁多的样子。 [9]薄:这里用为减少之意。[10]归:归寝。 译文 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上。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祭祀用。 什么地方采白蘩,采来白蘩溪中洗。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宫祭祀用。 差来专为采白蘩,没日没夜为公侯。差来采蘩人数多,不要轻言回家去。 【赏析】 《采蘩》是一首描述采白蒿的劳动者辛苦劳动的诗歌。这首诗自始至终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感情。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采蘩》开篇就直接描述了一群忙于“采蘩”的女宫辛苦工作的样子。人们采蘩的原因是为了祭祀。在古代,贵族们经常要进行祭祀活动,而为了保证各种各样的祭祀能够华丽地完成,就需要许多采摘、洗煮白蒿的劳作。这些劳作自然不是由贵族们去做的,而是由那些因连坐之罪而成为供人“役使”的“女宫”们来完成的。 这些宫人没日没夜地奔走于池沼和山涧之间,为了给贵族们采集足够的、祭祀所需要的白蒿。当她们采集白蒿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会急匆匆地把这些新鲜的白蒿送到“公侯之宫”。 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忙碌的女宫,她“夙夜在公”地忙碌在“公侯之宫”,为了能够在祭祀场所守候侍奉贵族们完成祭祀,每天都要到野外的山涧之间去采摘白蒿。 诗中的语言十分的平和,只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进行表述。问句和答句都是非常简单的句子。例如:问:“哪里采的白蒿?” 答:“水洲中、池塘边。” 问:“采来做什么?” 答:“公侯之家祭祀用”。 回答得如此简短,并不是因为女宫不善言辞,而是因为她们太忙碌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回答提问者的问题。所以提问者只能在女宫们往来于公侯之宫的途中提出问题,女宫们往往是简短的回答一句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万般无奈的提问者只能在女宫们的背后对着空旷的大路询问下一个问题,而女宫们的答案则在山谷间回荡,仿佛那原本就是自然之音一样。 《采蘩》的诗文读来酸涩悲凉,它记录着女宫们供人驱使的身不由己和辛酸。她们付出辛劳,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幸福,她们被迫为贵族们采集白蒿的痛苦和压抑,通过本诗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上一期: 诗经12·鹊巢
下一期: 诗经16·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