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杭州:翻版汴梁的华丽生活(二) | 投稿:楚白

【夜读】杭州:翻版汴梁的华丽生活(二) | 投稿:楚白

2015-06-26    04'30''

主播: FM1604421

4162 444

介绍:
吃在临安如故乡 南迁名吃有很多。东京饮食占领了临安市场,并不断发展。今天尽人皆知的开封灌汤包子,相传是来自当年东京汴梁 “玉楼”的“山洞梅花包子”。而追踪到临安的美食谱中,当时的“灌汤馒头”与“山洞梅花包子”同出一源——宋代的包子有时就被称为“馒头”。 问起今日的杭州人,在他们的印象中与北地息息相关的饮食就是牛、羊肉。有道老杭州菜叫“盐蘸羊肉”,就是将上好的羊肉白煮,然后切成薄片,蘸着盐水作料来吃。这种简单和风味怎么都与崇尚糯、甜的南派吃食不同。因此也疑似来自北方。 饮食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最重要的物质文明。而饮食是有地域特点的,依据一定的地理环境各地都会形成不同风格的口味,同时也随着时代和生活的不断变化接受外来新异或高级的饮食文化。 迁移到外地的居民,总是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着原有的饮食习俗。南宋时期随着北方移民的大批迁入并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部分,饮食结构和爱好发生了重大改变。 被从汴京带到临安的当然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食肆酒家,还有满足休闲生活的勾栏瓦舍。 勾栏瓦舍是什么呢?在“瓦舍”这种占地规模很可观的院子里,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勾栏提供各种娱乐演出活动,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兴趣爱好,进了瓦舍,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 我们经常想象,没有电脑、手机、网络的古代业余生活是多么无聊枯燥,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他们可看可玩可赏的娱乐活动太多了。单就在瓦舍中进行的演出一类,在北宋就有二十余种,而到南宋则发展为五十余种:有小说、讲史、诸宫调、合生、武艺、杂技、傀儡戏、影戏、讲笑话、猜谜语、舞蹈、滑稽表演,还有双人足球表演的“踢球”,男女相扑、马球、高跷、戏法幻术……可以说是百戏杂陈,包容万象。 “说书”在当时也十分流行。说书又称为说话,与鼓子词、赚词和诸宫调等表演属同种类型。临安城的瓦舍里说话天天开场。说书的内容分为四种:小说、说铁骑几儿、说经和讲史。其中讲史最有名的是北瓦。北瓦内有两座勾栏专为讲史而设,他们说的既有刘项争霸、三国故事、黄巢起义等“古书”,又有说新话的,讲南宋抗金的故事。 这些人数众多的宋代说话人还互相联络,成立行会,组织书会。书会中有专门为说话人编写底本的才人。有的艺人把自己讲唱的故事记录下来,或请才人帮助整理成“话本”,成为流传至今的不少小说的来源。 文章来自中华遗产杂志2008年第10期,作者:汪圣锋,整稿:僵尸古微寒。 关注新浪微博@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