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08篇-袁盎刺杀案,王皇后的崛起

汉景帝08篇-袁盎刺杀案,王皇后的崛起

2017-10-17    15'57''

主播: 医疗快报

6 0

介绍:
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我们总是很快就睡着了。昨晚我们说到因为袁盎进言劝说,从此以后,传位给梁王的这种议论便中止。你看看到嘴的鸭子飞了,梁王刘武能不恨袁盎吗?当然恨,而且是恨到骨子里去了。 此时,刘武身旁的两个谋士,羊胜、公孙诡出计,准备派出刺客暗杀袁盎。这两人派出的刺客不少,按理说当刺客的一般是认钱不认人,可是在这群刺客中却有一个人与众不同。这位刺客先生先在城内打探了袁盎的为人,袁盎虽然帮刘启保住了太子之位,可是除了引起刘武的恨意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仍然在家闲置。与老乡们斗鸡走狗,无人不交 ,就算是三教九流,也来者不拒,甚至是多多益善,所以袁盎在自己老家一带的名声也不错,人人都赞不绝口。 这位刺客先生打探清楚袁盎的为人后,觉得不忍心杀害他,便去见袁盎,跟他说:“我原本是收人钱财要来杀你,但你是个厚道人,我不忍心。但以后还会有其他刺客会来杀你,你自己好自为之吧。”这位刺客先生警告完袁盎之后,转头就不见人影了。袁盎知道这肯定是梁王派人来刺杀他的,心中不快,暗中防备。其他刺客们屡次下手都不成功,便开始作怪了,在袁盎家搞些神神鬼鬼的事,比如:家里养的小动物什么的都离奇死亡。 袁盎不是傻子,他应该有所警惕。然而,不幸的是,有人对袁盎说,你家里怪事多多,可能是犯什么邪神了,还是问一卦吧。更不幸的是,袁盎真信这鬼话了。于是在风和日丽的某日,袁盎出门问卜,在回家路上,被刺客埋伏,葬身于安陵郭门野外。 袁盎居然被人刺杀的消息传入宫内,刘启心想这幕后黑手肯定就是刘武,于是刘启命令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正式立案侦查。汉朝跟现在不一样,没那么多高科技的手段破案。所以查案效率非常的低,低到梁王觉得皇上不敢查他。一年过去了,案件没有任何进展。但是舆论上依然议论纷纷,大家都相信是梁王干的,就看皇帝怎么处理了。 到了第二年,匈奴和汉朝发生了一点小冲突,匈奴入侵燕国,于是刘启下令取消和亲。这和亲一取消,军臣单于非常心疼,倒不是心疼那名公主,关键是巨额嫁妆没有了。匈奴因为和汉朝有和平条约,所以每次军事冲突,单于都假装不知道这事。这回刘启不让单于装糊涂了,让军臣单于调查,不给个满意答复,就不和亲。汉奸中行说一看,这哪是取消和亲啊,简直是经济制裁。这几年匈奴日子不好过,和亲的嫁妆简直就是匈奴的经济支柱。这次和亲取消事件,反倒让匈奴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 匈奴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袁盎案的热度。三月,又一个巨大案件发生,完全转移了大家对袁盎案的关注度。前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但是他本人还在长安呆着,这回有人举报他侵占汉文帝宗庙地,修建宫室。这事大不大呢?那就得看皇上的态度了。但好死不死,刘启表示不能因为临江王是直接的儿子,就纵容他违法,彻查!一般来讲,这案子该归廷尉去查。但是,汉景帝把这个案子分给了中尉去查。而当时任中尉的是郅都。 这个郅都是汉朝历史上的一颗流星,虽然记载很少,但是非常的耀眼,因为郅都施行严酷的刑法,不畏强权皇亲,列侯和皇族之人见到他,都不敢抬头正视他。在郅都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酷吏,一个抗凶名将。总之郅都这个人当初在济南任太守的时候,济南乡绅、地方豪强、黑社会都怕了他。如今郅都在长安当中尉,长安官员都怕了他。若干年后刘启调他去边关,匈奴人更怕他。郅都在官场上,人称“苍鹰”,谁被他不小心抓一下,不死也要脱层皮。 郅都这人不受贿,不讲情,谁的面子都不给,是出了名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该砍头的砍头,甚至该打挨大棍的也可以砍头。刘荣栽在他手里,恐怕是活不下去了。刘荣惧怕不已,提出要刀、笔、竹简,给家长写信求救。郅都心说你家长把你交给我,就是不打算让你再活着出去了,因此郅都用法律告诉临江王,没有给他刀笔的义务。然而,就在刘荣举头无望之时,有人悄悄地给他送来了刀笔和简。此人,是那个想救他而又无能为力的老师窦婴先生。于是,刘荣在简板上痛诉绝望之后,便自杀。 刘荣自杀的消息传到宫内,有人欢喜有人悲,欢喜的是如今的皇后王娡,终于斩草除根了,悲的是窦太后,自己最疼爱的长孙死了,能不悲吗?于是,窦太后绕过刘启,直接派人去搜集郅都的罪状。当有关部门把郅都所谓犯罪事实呈现到窦太后面前时,窦太后立即召来刘启,把郅都的罪证甩到他面前:杀还是不杀,你看着办吧。最后,刘启决定从轻发落郅都,免了郅都的官职。同时,他还特别安慰郅都,说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先回家休息一下吧。 郅都被罢职,长安的官员可是松了一口气,但是郅都毕竟没死,于是之前被郅都得罪过的官员们上书弹劾郅都的折子一直往刘启书案上堆。 就在这时候,刘启放了大招,让大家迅速的把长期占据头条位置的郅都给忘记了。因为根据调查,已经有大量的证据指向杀害袁盎凶手就是梁王指示的。冷落许久的袁盎案又再度回到了热搜排行榜第一位,甚至连窦太后都相信,杀袁盎这事就是梁王干的。这时候窦太后就顾不上郅都了,要求汉景帝给袁盎家人以高规格的抚恤,别再追究了。 刘启坑妈还是有一手的,说案件已经曝光了,不了了之肯定不行,还得继续查,说不定不是梁王干的呢?虽然汉景帝要求彻查,但是他也知道这时候不能动梁王,逼急了这位王中首富,他就反了。汉景帝定了个基调,这个案子的主谋必须定位成一名临时工干的。谁来当这个临时工呢?梁王的谋臣羊胜、公孙诡是当之无愧的。 刘启便派出中央巡视组的大臣田叔等人要去梁国抓捕羊胜、公孙诡,结果风声走漏,羊胜、公孙诡二人躲到梁王府,梁王觉得自己堂堂王爷,太后最宠爱的人,谁敢来搜王府啊? 刘启便接连派出好几拨大臣去梁国督促梁国丞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破案。中央的人都不敢搜梁王府,轩丘豹和韩安国更不敢去搜梁王府。一头是朝廷,一头是梁王,轩丘豹和韩安国谁也得罪不起。最后朝廷逼得太急,韩安国仗着在七国之乱时的战功,去找梁王谈心。韩安国把话挑明,说:“羊胜、公孙诡那俩人就在王府藏着。就是这俩货把王爷你带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你现在还包庇他们。朝廷抓不到那俩货就得杀我,所以我来跟王爷道个别,请王爷赐死。”梁王刘武不服了,他说:“哪危险了,我可是皇上的亲弟弟,太后最爱的儿子,谁会杀我?”这时韩安国弱弱的问了一句:“王爷你和皇上的关系,有临江王刘荣跟皇上的关系亲吗?他们可是亲父子啊,刘荣还不是死了吗?” 这话一出,刘武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马上表示交出羊胜、公孙诡。但是刘武也清楚,万一这俩货不肯背锅,到了长安瞎说怎么办?所以刘武一不做二不休,只交出了羊胜、公孙诡的尸体,死无对证。 梁王这么办事,让汉景帝措手不及。玩杀人灭口是吧,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这个刘武,一定要给他一点教训。但是至于什么教训合适,还必须等田叔的报告回来。然而,就在刘启静候田叔的时候,有人捷足先登,主动前来替刘武说情了。此人,正是王皇后的长兄,王信。 王信是寒苦出身,如今妹妹当了皇后,他也成了暴发户,当时又赶上郅都这个苍鹰离开了长安,王信顿时感到长安城没人能治得了他了,于是他多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而梁王刘武为了保命,让手下邹阳找王信帮忙,一来掩人耳目,二来是为了通过王信跟皇后搭上线。邹阳忽悠王信,说如果梁王死了,太后怒火无处发泄,必然迁怒于王家。但是如果王家能劝皇上保住梁王,则王家深得太后宠信。到时候王家受到太后和皇上两方宠信,那才叫高枕无忧。 王信觉得有道理,但是他没能力去保梁王。邹阳说没关系,词都替王信写好了。就用舜善待弟弟傲象这个典故,劝皇上饶了梁王,王信一口答应。王信虽然是苦出身,也是个暴发户。但是他不傻。今非昔比了,王家可不是太后想动就能动的。再说了,梁王是什么人?那是要跟自己亲外甥抢皇位的人。王信不敢拿主意,把这事赶紧汇报给妹妹皇后娘娘。王娡是个聪明的政治家,虽然梁王站在她的对立面上,但是这次王娡一定要救梁王。这是一场交易,而且稳赚不输。 王信在得到王娡的首肯下,上书刘启应该学习当年舜的仁义,爱护弟弟。而此时的窦太后正在长乐宫绝食抗议,刘启正进退两难。恰逢中央巡视组的田叔也带着梁王的罪证回到了长安,田叔见王家人都出面保梁王,他拿着一堆梁王死罪的证据回来,到底是谁先死还不一定呢。因此田叔很懂事的烧掉了梁王的罪证,告诉汉景帝梁王确实有死罪,但是为了太后,他把罪证烧了。必须说明啊,这个田叔没有受到任何人威胁。这一切,都是他自愿的。他之所以采取如此计策,理由无非如下:只讨好一边,只能等于送死。讨好一边,不如讨好两边。所谓艺高胆大,田叔自信自己找到了两边都讨好的绝招。 田叔对刘启说:“皇上我是为你好,才把证据都烧了的,如果梁王伏法,法律胜利了;但是,窦太后却输了。窦太后食不甘味,睡不安枕,请问,陛下你觉得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啊?” 汉景帝刘启没办法,只好听从田叔的建议,不再追究梁王刘武,而把案件定性为羊胜、公孙诡瞒着梁王谋杀袁盎,而羊胜、公孙诡又畏罪自杀。这案子就这样完结了。 案子一结,梁王、太后、田叔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梁王刘武的势力大大降低,本来他的势力就是靠母亲跟哥哥的宠信才得来的,如今哥哥不亲,母亲也不敢多维护。此事后,太后感激王娡没有落井下石。而且恰恰是王信的上书,促使田叔烧掉了梁王犯罪证据。所以作为回报,太后提出封王信为侯。汉景帝一琢磨,虽然他也想封王信为侯,但是祖训摆着呢,非功不侯。再说了,汉文帝时代,窦长君和窦少君都没封侯。窦太后不管,非得感谢王家,非封王信为侯不可。 大家看看啊,从袁盎案到废太子刘荣案再到梁王案,在这场巨大的汉朝政治风波中,刘荣死了,梁王失宠,太后服了,而以王娡为首的王家,却在无声无息中成为了这一系列事件的最大赢家。 好了,今晚的睡前故事就到这里。明晚我再跟您说说袁盎案子完结之后,又轮到谁要倒霉了。愿您有个好梦,晚安。 音频稿:郑晓桦 讲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