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龙舟巡礼:龙船鼓响——专访广州大塘村龙船鼓制作

岭南龙舟巡礼:龙船鼓响——专访广州大塘村龙船鼓制作

2015-03-11    07'59''

主播: 粤光光照肥光

1708 33

介绍:
龙舟鼓响——探访岭南龙船鼓制作 导语:龙船鼓是一条龙船的灵魂,是龙船上的指挥者,但却很少人知道,一个龙船鼓的制作过程是十分复杂和枯燥。而在广州的大塘村,就有一家店铺坚持了30多年,一路坚持,传承着这门手工技艺,延续着自己的龙舟梦。下面请听中央台记者陈健光的录音特写《龙舟鼓响——探访广州大塘村龙船鼓制作》: (咚咚鼓声……压混) 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大塘村的东风龙船鼓厂,一走进店铺内,一阵敲鼓的声音便震耳欲聋地响起。店主林永亮一开始就将记者带到店铺最里面,介绍起一只拥有30多年历史的龙船鼓。 记者:这只鼓是79年做的? 林永亮:是的,是我们村的。这是我爸爸那时候,村内新造一条龙船,但是没有鼓,他就去钟村找人取了一块木头,自己学做鼓,到现在我做的鼓,样貌已经完全变化了(压混)…… 1979年,林永亮的爸爸林伟潮为大塘村做了第一个龙舟鼓,而就是这面鼓改变了林家一家的命运,从那年开始,林伟潮干脆就专门在家做鼓了。儿子林永亮就在1979年出生,那一年孩子的哭声和鼓声缠绕在了一起,而林海亮也注定成为做龙船鼓的传人。 (锤打鼓身音效……) 广东的龙船上有很多装饰,其中龙船鼓是每条龙船都不可缺少的装饰,它是一条龙船指挥的灵魂。一般的鼓,多以多块木板拼装而成,而龙船鼓却不一样,绝大多数都是一条原木雕凿而成。 林永亮:选木一定要看树皮的木纹,要很有经验才能辨别出这棵树够不够老,如果不够老做出来的鼓就软,不够硬,越硬的木头鼓就越响。 记者:找到一条好的木头之后,会进行怎样的工序才能制作成一个龙船鼓呢? 林永亮:买回来的那块木大概有8、90公分大,要根据每一条木的木质来确定这个鼓要做多大。然后将全部的树皮都砍去,然后就刨…… 记者:里面还要将其挖空? 林永亮:要!里面的程序是作重要的。你的鼓响不响以及拉鼓皮的时候股不够结实就要看挖空树心的做工了。以前没有电动工具,就全部都用凿子将其凿出来的。其实做了这么多年,这个鼓的所有尺寸都已经全部记在脑海了。 记者:就是基本上了然于胸了! 传统龙船鼓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全部是手工完成。手工制鼓一般分为选木、制鼓柸、选鼓皮、粗细刮皮、试音打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任何一道工序有误都会影响到鼓的音质和音量,所以制作一只鼓最少需要三周的时间。 (拉鼓皮音效……) 拉鼓皮是另一道直接影响龙舟鼓质量的重要工序。 记者:我看到面前这位师傅拿着一根木棍在敲打鼓皮,他在干什么呢? 林永亮:他在敲打鼓皮的同时,一边转动下面的铁桩和铁钩,然后一边修整,这样鼓才会响亮。 记者:其实制作龙船鼓作最重要的环节是哪个程序呢? 林永亮:拉鼓皮。 记者:为什么呢? 林永亮:即使皮质量很好,但手工不行,一样拉不漂亮,如果你的手工行但皮的质量不好,就只能显现出皮的六七成响亮度。 记者:在我面前有这样一台机器,有很多齿轮和吊钩,是否就是用来将皮拉展到尽量贴近鼓身的呢? 林永亮:是的,一定要紧,但每一块皮都有它一定的拉的程度,如果拉得太紧会爆,但拉不够它就不会响。 拉鼓皮要用一套专门的铁桩铁钩,拉的时候力度一定要够,要将鼓皮拉平拉直,在四周订上鼓钉以后,一只完整的龙船鼓才能算是完成。而一只优质的龙船鼓,敲起来的鼓声方圆一里内都能听到。 (刮牛皮声效……) 拉鼓皮和刮皮可以说是个需要气力的活。工具都简陋之极,几乎每道工序都要用手来做。今年30岁出头的林永亮的手早早就生出了厚厚的茧子,更何况做了30多年鼓的爸爸林伟潮。   从日出到日落,朝朝夕夕,林家父子俩就这样默默地重复着。但面对这样枯燥的一门手工艺,他们为什么要坚持下去呢? 记者:其实做每一只鼓的工序都一样的,相当枯燥。那你们家为什么从1979年开始坚持做龙船鼓做这么长的时间呢? 林永亮:第一个是兴趣,第二个,做了这么多年,我也曾经说过,做完这几年我就不想再做下去了,因为真的太辛苦。但外面的人对我说,你们千万不要不做啊,否则我们连龙船都不能扒了。因为一个龙船鼓在龙船当中是最重要的,相当于一个指挥者,没有龙船鼓的龙船别人是不承认你的。 记者:是否可以说制作龙船鼓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情结,由小到大一直使你坚持到现在呢? 林永亮:制作龙船鼓始终是一个偏门的工作。我做了这么多年,对于每一个鼓、每一块皮、每个尺寸都心中有数,不做的话心里会觉得非常可惜,如果你放弃了就又少了一个传统的手工艺,如果我不做了,很少有人能接手。 据了解,大塘村制造的龙船鼓很出名,珠三角80%的鼓出自林家父子的鼓厂。就这样,他们靠的是精工细作,靠的是口耳相传,靠的是对这份传统手工艺的坚持。 (压混鼓声……) 鼓声隆隆,多少辛苦就这样了然无迹地化在了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