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明光十六景》第一景《明光灵迹》

《清末明光十六景》第一景《明光灵迹》

2018-09-10    03'36''

主播: 🌾🌾快乐如风🌾🌾

450 1

介绍:
《清末明光十六景》第一景:明光灵迹 作者:武佩河 朗诵:孔 慧 明代勋戚重臣武靖王李文忠后裔、清末贡生李泽同诗云:“云山露沐晓苍苍,灵迹犹传帝子乡。三十六宫春去后,樵夫指点跃龙岗。” 跃龙岗,明光城北的一个小山岗,这是明万历年间由翰林学士李维祯题书,盱眙知县立碑所得名。这里有龙的迹象,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诞生地;这里曾有吉祥天象,盱眙县志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出生时,山上有火光烛天。相传,那夜二郎庙上空红光如霞,那是送子娘娘照路的红灯笼,那是真龙天子降生的祥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的山,叫“跃龙岗”, 这里的地,是“孕龙基”;这里的水,叫香花涧;这里的一草一木也都非凡,这里的人是皇亲国戚;这里的村庄叫“府”, 县令进村二里得下马。就连朱元璋晒尿布的滩头都有个相传近七百年的故事。一洼银波粼粼的浅滩,一个不起眼的黄土堆,滩头荆棘弯弯朝地,这是因为朱元璋母亲的一句话。 这世界,不因美丽而存在,只因存在而美丽。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眼前的“跃龙岗”、“ 孕龙基”早已是断碑残字,只有落款处“明万历年间立”清晰可辨的字样,告诉了读碑者它的年岁。可曾想当年这里的神圣与威严。 “三十六宫春去后”,神圣也罢,威严也罢,那也都是写在瓦砾间的传说,流传在民间的故事。而今也是“樵夫指点跃龙岗”。